第(3/3)页 不再等了。 张大彪带着一班的战士,拿着三挺歪把子轻机枪、一门掷弹筒。 机枪架设好。 掷弹筒架设好,角度、风速,测准。 时间不慢,也就十几秒钟的时间,一切就绪。 李云龙脸上青筋暴起,扯起喉咙大喊: “打,给老子狠狠的打!!!” 砰砰!! 哒哒哒哒哒~~~ 三挺歪把子轻机枪齐齐开火,瞬间,潮水般的弹雨狠狠倾泄,朝冲锋的鬼子兵头上狠狠砸去。 远不止于此。 咻~ 轰隆隆!!! 唯一的掷弹筒,也终于发威了。 炮弹不是朝冲锋的鬼子兵头上砸去,而是冲山下的日军炮兵阵地砸去。 没有火炮的部队,就跟没有娘一样,在哪儿都要遭欺负的。 这句话,在我军身上一直验证着。 从淞沪到今林、再到昆仑关之战。 从北方的卢*桥,再到南方的长江水道。 因为极度缺乏火炮,往往只需要一枚炮弹就能摧毁的防御工事,我们不得不付出几十条、甚至是几百条的生命去摧毁。 落后就要挨打,从古至今,这个道理都是通用的。 由于先发制人,这门掷弹筒发挥了它的作用。 第一发炮弹精准地落在日军炮兵阵地上,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,干掉了两名小鬼子。 一名炮兵,一名副手。 不过,小鬼子也不是蠢猪。 仅仅四五秒钟,就判断出炮弹发射的准确位置。 西北方,距离210米,密度-62,风速180。 赶紧调试掷弹筒的各项参数,然后拿起炮弹。 “放!” 咻咻! 三门掷弹筒齐齐发威,高爆榴弹不偏不倚,正巧砸在我军掷弹筒的位置。 不过,我军战士也不是蠢猪。 打完一炮后,立即换一个地方。 所以那三枚高爆榴弹砸下来,只是给这血腥的战场,增添了一些硝烟和惨烈而已。 战斗越来越惨烈。 兵力虽然少,可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一场大战,双方眼珠子都杀红了,恨不得立马吃了对方。 而就在这么个时候。 远处的天空中,一道微弱的白色光点突然出现。 伴随着光点,还有一阵螺旋桨转动的声音。 这种声音,很像战斗机滑行时、螺旋桨转动所发出的。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