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3.大小姐的前程,悬了-《九世凤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横竖这府里只剩下了几个妾侍,谁当家都一样。

    倒是不能再让老夫人管着了。否则说不准哪天让另外两房的老爷少爷小姐们给哄高兴了,这相府可就成了别人的了。

    做孤女已经很惨了,她可不想更惨一步,去做一个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孤女。

    伴月见阮青枝心里有打算,也就不再发愁,凑过来又问:“老夫人的病,咱们管不管?这会儿外头已经有人议论,说大小姐是神医,怎么倒让老夫人病倒了呢?”

    阮青枝淡淡道:“神医也治不得心病。她想她的儿子、想她的孙女,我可没法子给她把人救活过来。这会儿她心里正恨着我呢,说不定我一露面就把她给气死了,那时少不得又要说我是妖孽。”

    这倒也是。

    伴月想了想,撇撇嘴:“真不知道老夫人是怎么想的,老爷是她的儿子,她偏爱几分也就罢了。二小姐跟您一样都是她的孙女,她怎么就一定要厚此薄彼呢?”

    阮青枝摇摇头,没有接话。

    其实老夫人还真不一定是厚此薄彼。她只是希望府里人丁兴旺和睦团圆,脾气好的要让着脾气坏的、心眼好的要让着心眼坏的,总之最好人人都不要争不要闹,若闹起来了一定是脾气好的那一方还不够宽容、心眼好的那一方还不够仁厚。

    所以阮青枝早就想明白了,她要做府里最坏的那一个。

    只是老夫人似乎还没转过弯来,仍然喜欢按照前面十几年的习惯,把她当成“听话的孩子”来苛责。

    阮青枝认真地反思了一下,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。是自己还不够坏,害得老夫人产生了错觉。

    “伴月啊,”她抬起了头,“你到前头替我传几句话去,就说父亲是罪臣,丧事不宜大操大办。到今儿也算是停灵三天了,不如今晚就葬了吧。”

    伴月一点儿意见也没有,立刻答应着转身就要走。

    阮青枝叫住她,又补充道:“还有,就说我说的:阮碧筠并非为父亲尽孝而死,一介幼女无功无德,不能入祖坟更不能进祠堂,就按照早夭女的规矩,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伴月高声应着,一溜烟跑了出去。

    携云捧着食盒在门口站了很久,犹犹豫豫一直不肯进来。

    阮青枝眼角瞥见了,当即问道:“你磨蹭什么呢?看我太凶,不肯伺候我了?”

    携云进来将食盒放在桌上,扑地跪倒:“小姐不罚我,我心里过不去,不知道该怎么伺候。”

    “你还不知道怎么伺候?”阮青枝白她一眼,“还不给我滚过来摆饭!我就算要重新换个丫头使唤,今晚也得把饭吃饱了吧?你不肯来伺候,是不是想饿死我?”

    携云忙站起身,抬袖子擦了擦眼泪,飞快地将食盒里的几样饭菜摆在一只小炕桌上,然后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将炕桌整个儿搬到了床上。

    阮青枝看见桌上干干净净一点儿菜汤都没洒出来,满意地赞了一声:“这么好的丫头若是打死了,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换个什么样的来。”

    携云低着头小心地扶她坐起,拿了筷子递到她手里,看见她红肿且遍布血痂的手背,眼眶一酸,又吧嗒掉下眼泪来。

    “喂!”阮青枝立刻不乐意了,“这饭我还没吃呢,你用眼泪给我泡一遍,我还怎么吃啊?”

    携云忙又擦了擦泪,嗤地笑了:“你就逗我吧。”

    “你乖乖的,”阮青枝看着她道,“跟从前一样就算是报答我了。如今朝中还指不定是什么情况,我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去买小丫头来使唤!”

    携云抬起头来,眼睛红红的:“殿下在相府留下了好些人,不会有事的。”

    “不好说啊!”阮青枝叹道,“外头有人杀进来我倒是不怕,就怕身边人有异心,那才是防不胜防呢!”

    携云自己心里过不去,脸上不由得又红了。

    阮青枝任她在床下跪着,自己低头安静吃饭,并不安慰。

    伴月从外面回来,手舞足蹈:“小姐您是没看见,我照您的话说给那些人听的时候,二老爷三老爷气得鼻子都歪了,跳着脚骂您不孝不悌,一会儿说要开祠堂动家法,一会儿又说要到宫里去理论,真真是笑死人了!”

    阮青枝回头看了看门口,并未看见有人,只得又问道:“所以二叔三叔在哪儿呢?要捉我进祠堂动家法,怎不赶紧的呀?”

    “嗐!”伴月大笑抚掌,“他们也就是嘴上硬气几句,哪敢动真格的啊?赶明儿咱们殿下就是皇帝了,他倒是想进宫理论,怎么理论?去跟新皇帝说‘你媳妇欺负娘家人了,请你为我们做主’?咱爷不打死他才怪呢!”

    “他,”阮青枝愣了一下,“真要登基?”

    伴月也愣了:“不然呢?国不可一日无君啊!拖到现在已经很晚了好吗!如今全城都知道了新君明日登基,只是仪式要从简,原先为前太子准备的大典一概不用。还有新的年号也没有拟定,所以要到明年才改元。”

    阮青枝拧着眉头细想了很久,心里莫名觉得慌慌的。

    伴月见状不免也有些紧张,忙凑过来:“怎么了?有什么不对吗?”

    “没有,”阮青枝想了想,“一切从简是对的。出了这么大的事,一个不小心就会有人质疑夜寒名不正言不顺什么的,所以他一定要在‘孝’字上做文章。”

    对待那个“前太子”,要么把他的罪行公之于众,要么就说那天的事是意外,作出姿态来对他加倍照顾一些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