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2.随本王闯宫!-《九世凤命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没等那官员回答,夜寒忽然拔高了声音:“既然威胁不是来自宫外,那就是宫内出问题了!所以父皇果然是被五弟挟持了对吗?是五弟挟持了父皇,逼迫父皇传位是不是?我就知道……”
    他的话未说完,不远处的百姓早已喧哗起来。
    几个忠直的老臣又气又急恨不得打人,却又分明知道一百个自己加起来也不够厉王打,顿时绝望。
    这时终于有两个小太监从远处专供奴才进出的窄门钻出来跑到近前,撑着发抖的双腿作出盛气凌人的模样,高声唱道:“陛下口谕:厉王要进宫门,请先于门外跪满三天,然后卸甲解衣赤身跪进……”
    “什么?!”阮青枝不等他说完便已尖叫起来,“让厉王殿下在门外跪满三天?让厉王殿下卸掉铠甲脱光衣服跪爬进宫门?是你们疯了还是我的耳朵坏掉了?厉王殿下剿匪救民有大功于社稷,我不信陛下会这样羞辱他!”
    前排百姓闻言顿时哗然。
    老程的嗓门在一片鼓噪之中格外出众:“父子天性,陛下当然舍不得羞辱咱们大统领!但是别人舍得啊,有的人可巴不得咱们大统领死呢!喂那两个小太监,你们主子是太子不是?我们这一路回京遇上了二三十次截杀,可都是太子派来的!你当爷爷这一身血是杀贼留下的吗?不是!这都是回京路上被人截杀留下的!”
    百姓再一次被震撼到,群情激愤之下也忘了天威不可冒犯、忘了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不容挑衅,一个个都用尽了全力愤怒地嘶吼起来。
    “太欺负人了!”
    “怎么能这样对待厉王殿下!怎么能这样对待咱们的英雄!”
    “太子殿下给个说法!”
    “太子殿下是不是真的造反了?!”
    “太子是不是已经挟持了皇上?宫里如今是谁在做主?”
    “连亲爹亲哥哥都能下黑手的人怎么当皇帝?咱们不认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宫门前群情汹汹,怒吼声如惊涛骇浪,逼得文武百官连连后退,最后几乎都完全贴在了宫墙上。
    那两个传旨的小太监见势不妙,忙转身要逃。
    夜寒挥手命人绑了他们,随后拔剑出鞘。
    却没有砍掉那两人的脑袋,而是举剑指天,高声道:“非是本王不肯奉诏,实在不能奉来路不明之‘诏’!青天白日宫门紧闭,本王如何能知道父皇是否无恙?如何能知道你们是奉何人伪诏而来?此刻父皇或许正在宫中翘首待援,本王如何能在宫门前虚耗时光!——将士们,随本王,闯宫!”
    “得令!”一声应和响如惊雷,当然并不仅仅是出自西北军那三十多名将士,也有出自宫门前值守的金吾卫。
    贴在宫墙上的文武百官已经明白此刻的局势了,只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在举棋不定。
    这是真造反了。
    所以他们应该怎么办?这个时候还能明哲保身吗?
    先前站出来说话的一个老臣硬着头皮又向前跨出两步,拦在了夜寒面前:“厉王请留步!太子此刻并不在宫内,如何能挟持陛下!宫中天使传谕如陛下亲临,您当面抗命,等同谋逆!请殿下三思而行!”
    夜寒勒住马头,看着宫门:“若今日闯宫门便是谋逆,本王不惧担这‘谋逆’之名!无论如何,本王一定要当面确认父皇平安无事!待确知刚才那道口谕果真是父皇所传之后,本王再奉诏也不迟!——开门!”
    将士们并无半点儿迟疑,一齐涌上前去撞门。西北军中有擅长攻城的甚至三下两下攀上墙头跃了进去,而墙内戍守的金吾卫并未阻拦。
    事实上,在西北军将士杀进去之前,里面的金吾卫已经将宫门打开了。
    宫门前的老臣险险避开马蹄,靠在宫墙上脸色煞白,喃喃:“完了,完了……真的反了!”
    西北军队伍眨眼间已冲进了宫门,一路兵不血刃。
    他们身后跟着的万千百姓并未造次,到宫门前就停了下来,紧张又好奇地看着门内,却无一人向那道门槛迈出一步。
    宫门前人声鼎沸,议论的无非是太子的储君之位来路如何如何不正,以及挟持父皇逼宫夺位的行为如何狼心狗肺。
    经过这一番纷乱,在场的百姓已无人再相信太子无辜,当然更不会有人再相信皇帝是真心要传位给太子。
    众人纷纷想起太子多年来文武功业都堪称平庸,直到最近才查了几桩旧案算是立了功,但这样的功劳与厉王多年镇守边关的战功相比就如水滴之于大海,完全可以忽略不计。
    而且,他查的那些旧案,真相到底如何,谁知道?
    别的不说,单说那安国公柳家,柳公爷十年前那也是战功赫赫、令敌国闻风丧胆的人物!虽然后来因为腿疾解甲回京,但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提起柳公爷来还是要竖大拇指赞一声“英雄”的,他怎么好端端就成了通敌卖国之奸贼了?
    只怕不是柳公爷通敌卖国,而是某人要铲除异己!
    百姓口口相传,将先前所有的疑虑、不安以及种种猜测都说出来,争执着、议论着、互相补充着,咒骂声和悲愤的呼喝声铺天盖地。
    一部分官员颤着腿贴在墙上,只觉得宫墙的寒意渗进了骨头缝里,如刀割。
    这时栾中丞裴尚书他们却已各自整了整身上的朝服,甩甩袍袖整整齐齐列成两队,跨进了宫门。
    身后不断有人跟上,没多久连那些五品六品不入流的小官都跟着进去了。
    先前贴在宫墙上的那几个却仍在犹豫,直到身边只剩下二十来个人的时候才幡然醒悟,不约而同地提起衣摆飞快地挪动着双腿奔进了宫门。
    身后是万千百姓的惊呼怒骂声,如海潮呼啸,迫得人不由自主便要加快脚步狂奔逃命。
    但谁也不知道奔进去是不是就能逃出命来。
    此刻宫里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。除了路边行走的宫女太监不见了之外,一切都平静得像往常一样。
    但已经没有人敢去相信那些依旧挺立如松的金吾卫了。
    这些老臣一路追到太和殿,没见到人,只得又折回去找到了福安殿,果然看到殿外站着那些老老少少的官员们,以及三十多匹丑得辨不清颜色的马。
    马上不见了的那三十多尊杀神,当然已经进殿去了。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