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4章 约定-《红楼赖大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虽薛宝钗吩咐将前门虚掩,但那里毕竟连接后院,这里与外界只隔一道后门,却不容有失。

    掏出钥匙连开两道后门,神不知鬼不觉的溜回家中,倒床便睡。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赖尚荣停了晨练,稍稍补了补睡眠。

    也不能怪他时间管理不到位,有时候确实计划赶不上变化,昨夜就是因为意外频发,否则也不至于虚耗过度。

    不过,这也提醒了他,随着与自己交从过密的女子越来越多,有心算无心,难免会有思虑不周之处。

    看来以后还得留些余力,以备不时之需。

    吃了早饭,冲了把热水澡,才勉强打起几分精神。

    来到皇城之外,赖尚荣无精打采的下了马车,随着浩浩荡荡的上朝队伍,一同赶往金銮殿。

    今日早朝还要汇报新币推行的成果。

    山呼万岁之后,赖尚荣便开始做起了工作汇报。

    有国库的库银做底子,不必在束手束脚,推行的效果,也比国营司的小打小闹,要好上许多。

    但也只局限于京城地界,地方上推行却不顺畅。

    一来新币政策,断了火耗银子,难免有人掣肘。

    二来古代皇权不下乡,虽地方衙门也有主簿、户房,但人手有限,又要兼户籍、顾税收等工作,难免人手不足。

    所以,当务之急就是委派人手,下到地方做针对性的指导及安排组织架构。

    “微臣举荐户部员外郎陈杰,担任督导之职!”

    赖尚荣升任户部侍郎,将陈译文的儿子陈杰,又调回了户部,背靠吏部天官这座大山,地方上掣肘也会小些。

    况且,督导巡查是奉旨办差,多半还会加衔,只要办事得力,政绩也少不了。

    陈杰既是老下属,又对于推行新币驾轻就熟,加上还能卖陈译文一个人情,自然是最佳人选。

    他虽怀有私心,但陈杰确实是最佳人选,正隆帝自然也看得出来,加上陈译文本就是潜邸旧臣,这个面子皇帝又怎么会不给。

    随着,正隆帝大手一挥,事情也尘埃落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