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3章 拿捏-《红楼赖大爷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383章  拿捏

    薛宝钗与王夫人和薛姨妈,一个因穿衣耽误了时辰,一个路途较远,倒是同时赶到了前院。

    而装病的贾宝玉,因没有耽搁,反倒来得最早。

    看见薛家与自家一同接旨,王夫人不由长吁了一口气,而薛姨妈则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。

    薛宝钗虽没听到王夫人与薛姨妈的交谈,可看到自家与荣府一同接旨,心中涌起了不好的预感。

    听闻人已到齐,夏守忠也不耽搁,立即站在院子中央,对着荣府和薛家众人,展开圣旨宣读。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,皇帝召曰:今有薛家之女薛宝钗,娴熟大方,温良敦厚,知礼不傲,品貌出众,特赐婚荣国府贾政此子贾宝玉为妻……”

    听到这,薛宝钗如遭雷殛,只觉得双腿发软,差点没栽倒在地。

    幸而身旁的莺儿,瞥见提前到达的贾宝玉有所防范,才堪堪将其扶住。

    身为皇帝的大伴,夏守忠深知皇帝赐婚的目的,宣了旨意也不愿在荣府耽搁。

    刚转身之际,只听身后传来一声呼唤:“夏公公,怎么也不喝杯茶再走!”

    回身,正看见赖尚荣朝着自己走来。

    立即挤出一脸的褶子,笑道:“怪道今日没在朝上看见赖大人!”

    薛宝钗忽闻赖尚荣出声,顿时生出些许希望,艰难的扭头向后看去。

    赖尚荣目不斜视,他远远的听见了夏守忠宣读的旨意,惊疑不定的同时,不免心生疑惑。

    皇帝对于贾元春的态度,他十分清楚,自然不会认为是元春出面请旨。

    而皇帝日理万机,即便知道贾宝玉,也不可能知道薛宝钗名讳,又如何会下旨赐婚。

    赖尚荣喧宾夺主,摆足了主人家的架势,将夏守忠迎入厅,并吩咐下人端茶递水。

    摒退左右,试探道:“皇上赐婚莫非有什么深意?”

    夏守忠抿了一口茶,笑道:“难怪赖大人能得皇上器重,果然非同凡响,皇上这是怕赖大人受到贾政的牵累,影响了新币大计啊!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操蛋的答案,赖尚荣心里直骂娘,嘴上道:“尚荣惭愧,竟劳皇上挂心,皇恩浩荡粉身碎骨无以为报啊!”

    夏守忠意味深长道:“这还得多亏了皇后娘娘,昨儿若非娘娘献策……”

    听说这事皇后的主意,赖尚荣不由心中一动。

    面露感激道:“下臣何德何能,竟得娘娘体恤照拂。”

    虽说田皇后嫁入王府时,正隆帝还不曾显山露水,但一届皇商之女嫁入王府,可谓麻雀变凤凰。

    以田家的财力,怎么会忽略正隆帝身边的大伴?

    太监本就是个特殊的群体,因不能人道,又不能出仕为官,故而钱、权、色三项中,独爱黄白之物。

    而田家世代皇商财力颇丰,可谓对症下药,又怎么会不对夏守忠加以笼络?

    外界毕竟不知道他对薛宝钗的觊觎,站在他们的角度,此次赐婚完全帮他杜绝了官场的后顾之忧,夏守忠急着透露给自己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心中不满,却面露感激的原因。

    这皇后怎么总帮倒忙,前次照顾元春笼络自己也就罢了,到底还蒙混过关,体会到王夫人的伏低做小,可这回帮着贾宝玉截自己的胡,到底几个意思?

    想到这,忽然一道讯息从脑中划过。

    原本,夏守忠说皇帝怕他被贾政牵累,重蹈上回元春受罚的覆辙。

    他并未多想,只当是锦衣卫耳目众多,知道金玉良缘的传闻不足为奇。

    可刚才夏守忠透露,赐婚乃是昨日皇后的提议,这就值得推敲了。

    贾政染疾对荣府来说,首当其冲的就是儿女的亲事,而贾宝玉做为荣府的宝贝疙瘩,更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这一点从自己告知王夫人,她当晚的表现便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而在此情形下,本就有金玉良缘的薛宝钗,自然是首选。

    从薛家今日的安排来看,明显无意这桩婚事,以王夫人对贾宝玉的爱护,让宫里的元春出面请皇后赐婚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
    只是贾政并非一般的病症,凭贾元春的面子,未必能够说动皇后,指不定还打着自己的幌子。

    否则,自己并未托请,皇后又怎么会将赐婚与上回的弹劾联系起来?

    有了这个猜测,赖尚荣急于求证,与夏守忠又攀谈了两句,掏出一张银票,起身将其送至大门。

    这突如其来的赐婚,荣府里并非人人欢天喜地。

    至少,对于贾政病情还蒙在鼓里的贾母,怎么也高兴不起来。

    在她看来,有赖尚荣相助的元春,诞下皇子指日可待,又怎么会看得上,穷的只剩下钱的薛家。

    故而,这边刚刚接了旨,她便推脱头痛,回屋休息去了。

    这也给了王夫人低调处理的借口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