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0章 看大门还是拜码头-《红楼赖大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想到当初元春受罚,顿时觉得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暗道,赖尚荣年纪轻轻,就能身居高位,果然不是凭空而来。

    表面不动声色,共情道:“罢了!本宫何尝没有兄弟,可怜伱一片赤诚,本宫就尽力而为吧!”

    元春忙告知薛宝钗名讳,又将薛家与自家的关系,向皇后解释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两家本就有这个打算,只是如今……”

    皇后点了点头,打发走了元春,却并没有下旨,而是坐在凤榻上低头沉思。

    其实,元春是请皇后下旨赐婚,可她却说尽力而为,显然并未正面回应。

    只是元春却没有领会其中的差别,只顾着磕头谢恩。

    待到晚间,皇上驾临凤藻宫。

    田皇后乘着正隆帝,在自己小腹上侧耳倾听,才不无担忧道:“如今宫中也开始流传贤德妃家里之事,上回皇上不过稍加禁足,便引得赖侍郎遭遇弹劾,如今罢了贤德妃生父的官职,恐怕还会……”

    见正隆帝若有所思,接着道:“臣妾只是担心,届时又有人借机为难皇上,若是这次弹劾,也因银币政令而起……”

    她错以为赐婚,真的是赖尚荣的主意,联系道元春上次受罚朝堂上的反应,便以为这是赖尚荣一箭双雕,既提前下注,又要堵住朝堂上的反扑。

    原本她还不会这么直接,但看见正隆帝若有所思,显然是符合猜测,这才有了后续联想。

    梅翰林所造的谣言非但没有辟谣,反倒在正隆帝的推波助澜下,愈发的甚嚣尘上。

    受到贾政的影响,近来也没少人拿赖尚荣的作风说事,这些话的确引起了正隆帝的联想。

    赖尚荣的名声并不重要,甚至越臭越好,可新币的推行关乎朝廷,不容有失。

    正隆帝沉吟道:“只是这贾政非但素位尸餐,还有辱国体,若不能处置,如何能够以儆效尤?”

    “朝堂之事臣妾不便置喙,不过,今儿贤德妃替她弟弟求个赐婚的恩典,臣妾以为倒是可以彰显皇上的隆恩。”

    “哼!”正隆帝冷哼一声:“这是知道自家名声臭了,想要借势压人了!”

    说到这,话锋一转道:“这是想要祸害哪家的姑娘了?”

    在正隆帝而言,牺牲个姑娘,只要政令能够推行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    当然,若是贾家拎不清形势,妄图攀龙附凤,则另说。

    “这薛家与贾家本就是姨表亲,两边也早有这个打算,只是贾家担心起了反复,才求到臣妾这儿的。”

    她深知皇帝的芥蒂,当然不会与赖尚荣扯上关系,故而只说是元春求情。

    “嗯?薛家女不是要给赖爱卿为妾?”正隆帝疑惑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