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家里-《红楼赖大爷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369章  家里

    大年三十,赖家新宅。

    “这到底多大的生意,竟不让你爹回来过年。”

    大年夜的,徐氏还是忍不住抱怨儿子。

    “儿子哪敢不让他回来过年,是他自己丢不下那边。”

    收养孤儿的事情虽然一直还在进行,但恰逢年关,赖尚荣做为儿子,也不可能要求赖大有家不回。

    只是,他派人催促赖大,找两个稳重的孤儿主事,丢些银子让他们维持生活便可。

    但收养的孤儿不比家里下人,有着逃奴的约束,赖大担心人心难测,相处的时间又短,万一遇人不淑,碰到见利忘义的,拿着银子跑了事小,暴露了自家收养孤儿事大。

    故而寸步不敢远离,一来留在当地照应着,二来天寒地冻,也不乏拖家带口难以为继的,他也顺带着一并收留了。

    赖大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,赖尚荣也不勉强,只叮嘱他好吃好喝,先把这些人身子养好。

    以现代的标准来说,古人即便是小富之家,营养都跟不上,更别提遭灾之后忍饥挨饿,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补得回来的。

    故而,赖尚荣又差人,给父亲送去了一些锻炼的图样,让他在当地打造,以便做些体能锻炼。

    虽然,今年家中多了一对儿女,但毕竟都还年幼,儿子堪堪能爬,女儿还在襁褓之中,自然都不可能上桌。

    反倒是赖大不在家,赖嬷嬷和徐氏难免挂念,少了些过年的气氛。

    赖大不在家祭祖等一系列活动,都由赖尚荣主持。

    一套流程走完,一家子才移步大厅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尤氏、秦可卿以及尤三姐都抬了妾,赖尚荣念及桌次不好安排。

    赶在年前置办了两张,能坐二十人的大圆桌,又加装了可以转动的玻璃圆盘。

    一张做为主桌,赖尚荣等人入座,惜春今年也没有再忸怩,径直坐到了徐氏身旁。另一张则安排一众大丫鬟们入坐。

    尤三姐是个闲不住的,不停的拨弄着桌上的玻璃圆盘,觉得十分有趣,倒是省了旁人动手。

    秦可卿却想起去年春节时,秦钟犹在桌上,如今相隔万里,也心怀凄凄。
    第(1/3)页